> 食妃不媚:腹黑王爷滚远点

第二百四十三章 风云突变

第二百四十三章 风云突变

   周敬友的闹剧姚媚儿全然没放在心上,因为她有正事要忙——望江楼的第一家分店即将开业。
  姚媚儿采买的十几个学徒虽然因为她开出的奖励机制学习热情极为高涨,但厨艺就像做菜一样,讲究火候,没个两三年就像独当一面,简直痴人说梦。
  不过在姚媚儿采买学徒之前 , 刘大厨便带了四个学徒,这四个学徒在刘大厨手下已经学了四五年 , 基础功底全都十分扎实 , 且都是穷苦人家出身 , 为了学习姚媚儿带到望江楼的菜谱,自愿卖身给姚媚儿 , 姚媚儿见这些学徒家里困难 , 且兄弟姐妹众多并不差他们几个 , 便高价买下 , 承诺将来若是做得好,也允许他们的孩子脱离奴籍求功名,等他们年纪大了想要颐养天年,也会发还卖身契。原本卖身契也不过是姚媚儿为了保障这些人不会偷了菜谱另投他处而已。
  刘大厨先带的这几个学徒本就有基础,再学习招牌菜自然不难,虽说要赶上刘大厨还差些本事,但去新的望江楼却绰绰有余——毕竟新地界的人并未吃过望江楼的菜,只要吃到他们嘴里的菜品比一般酒楼的要好,那便是成了。
  而这四个学徒中 , 有三个已经可以出师,一个酒楼若有三个掌握招牌菜的大厨,再到当地招揽几个做本地菜的厨子,顺便带上几个做普通菜的学徒,足矣。
  望江楼的第一家分店,姚媚儿选在了泉州。
  当初姚瑾策在兰州涉险前 , 曾想让姚媚儿去泉州避嫌,显然泉州是姚瑾策有根基之处 , 姚媚儿选择泉州 , 明面上是因为泉州气候宜人食材丰富 , 有利于望江楼分店打响名气,暗地里却是为了在泉州落下根基 , 以防将来新京有所不测 , 姚瑾策在泉州的人能迅速带走泉州望江楼积累的财富 , 并将泉州望江楼的人安置妥当 , 给姚瑾策留下一笔安生立命的财产。
  泉州望江楼的门店早就已经买下,亦是一座临江而建的酒楼,一共两层,规模比新京望江楼只大不小,装修比照新京望江楼。为了第一家分店能够一炮打响,姚媚儿原本想要偷偷溜去泉州亲自把关,奈何如今非常时期,若是她擅自离境,仁庆帝必作他想 , 权衡之后,姚媚儿只能在新京遥控。幸而泉州距离新京也不算远,槐木养的信鸽派上了大用场,据说泉州望江楼开业时,慕名而来的食客将整个望江楼围的水泄不通。
  ——泉州距离新京不远,因境内的泉州书院衡有五六百学子 , 每次科举都有不少泉州书院的学子进京赶考,因此望江楼在泉州早有传说 , 此次望江楼能在泉州开张 , 还得了一位在新京望江楼墙上留下墨宝后高中进士的学子家族鼎力相助。
  姚媚儿当初以科举为噱头 , 走出了的那条难以复制的路线时,也没料到会为望江楼分店在景朝各地的开设带来这样意想不到的收获。
  等姚媚儿忙完这一阵 , 已是四月底。
  四月底 , 新京很不太平。
  素与景朝无甚交往的东疆国居然派遣新晋的圣女来新京 , 恭贺仁庆帝即将到来的五十大寿。
  东疆圣女 , 是个比较神秘的存在,与一直和王权同在的长老会不同,东疆圣女的存在略微随机。
  所谓随机,便是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通俗地讲,东疆圣女不似长老会长老,一届一届的换,以此保持延续,东疆圣女的出现需要神谕 , 若是没有神谕指示,即便前任圣女仙去一百年,也绝不会有人被选为的圣女,因此东疆建国五百年,一共只出现过七位圣女。而认定圣女的神谕,只有长老会的人代代相传 , 这七位圣女在世期间,东疆国皆是风调雨顺 , 国泰民安 , 因此东疆百姓对于并不一直存在的圣女极为崇拜 , 若是没有找到圣女,百姓们心底都会无比惶恐。
  而上一位圣女 , 已经仙去三十年了。
  不过东疆的圣女并不需要一辈子保持处女之身 , 也可结婚生子 , 只是圣女一生至多孕育一个孩子 , 因为圣女必须长期居住在东疆王都的圣女山上,为东疆祈福,自确认为圣女起,能离开圣女山的时间不能太久,只有在刚确认为圣女的三年内,才能离开圣女山超过一年,三年之后,每年必须在圣女山上待足十个月。
  所以被神谕选定的圣女,通常会立即嫁人 , 生下子女后便前往圣女山,终身都很少下山,而圣女的夫君可以纳妾,却必须为圣女保留正妻的位置。若圣女所生为儿子,则其子必须为这个家族的继承人,若所生为女 , 则将会得到十分丰厚的嫁妆,以此表达对圣女为东疆奉献一生的感谢。
  东疆国历史上的七位圣女中有四位嫁给了当时的国王为妃 , 对于嫁给国王的圣女 , 皆称“圣妃娘娘” , 地位与王后不相上下,不过圣妃娘娘诞下子嗣后常年不在宫中 , 且嫁给国王的圣女即便生下儿子也不必遵循继承家业的规矩 , 所以王后对于圣妃娘娘 , 并无敌对之心。其中一位圣女与当时的东疆国王年岁相当 , 便嫁给了东疆国王为王后,生下一子,天性聪颖,后来继承了东疆王位,因此如今的东疆王室是有圣女的血统在的,也正是这位圣女的存在,东疆如今的王室才能统治东疆如此之久。
  而这位新任圣女,被神谕确认后,并没有选择嫁人生子 , 而是主动请缨,以原本的身份来新京为仁庆帝贺寿,目的,自然是为了建立景朝与东疆国的邦交。
  ——而这位圣女,姚媚儿等人都不陌生,那便是月云公主。
  至于这位月云公主是如何成为第一位出身王室的圣女 , 姚媚儿并没有兴趣知道,反正这位月云公主可是与宗政憬达成合作协议的 , 既然是友非敌 , 那么当初的一点小过节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除了东疆国 , 喇耶国较为省事,直接让人将去年战败时准备的汗血宝驹等“赔款”加上一点别的珍宝作为寿礼 , 由官员送来 , 同时委任强留在新京却一直没有成功接近容王的朵香公主为使臣 , 恭贺仁庆帝五十大寿。
  其余边境小国自然也是携重礼而来 , 于是四月底,新京城内集聚了十几个国家的使臣,有不少国家的队伍中,也带上了貌美如花的未婚公主,说辞各不相同,但其醉翁之意,大约是有些共同的。
  ——容王妃与辰王妃选了大半年,居然还没有确定人选,也难怪这些邻国都忍不住蠢蠢欲动了。虽说这些可能成为明日帝王的皇子不可能娶一个邻国公主为正妃 , 而他们这些公主若是直接给景朝皇子做侧妃也有失身份,但若是这阵子皇太子定下来了呢?给太子做侧妃和给皇子做侧妃可是两码事。若是将来诞下皇子,那……以后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就更好说了嘛。
  因今年的万寿节是个整数,五十又是半百,因此五月初新京的街道上就开始挂起红绸布,为万寿节做起了准备。然而就在五月十三 , 原本因病重不得不致仕的炎老家主,突然去世了。
  虽然炎老家主已经致仕半年多 , 但他这一死 , 却依旧让整个朝堂都震了震。
  仁庆十六年 , 炎老家主炎冀,辉煌的一生定格在六十九岁。
  炎冀出生一年 , 宗氏易秦为景 , 所以炎老家主历经景朝建立至今的全部四朝 , 见证了朝代更迭和景朝的兴盛。二十八岁高中状元的炎老家主 , 是一个历经三朝的老臣,在秦朝时,炎家只是绵延百年的普通世族,虽然源远流长,却一直不甚显赫,直到景朝建立,百废待兴,炎冀成为景世祖昭帝继位后钦定的第一位状元,昭帝对炎冀十分欣赏。
  在景昭帝的欣赏中 , 炎冀在翰林院呆了三年后,主动请缨外放地方,六年后,因政绩出色被调回新京任职。正当炎冀稳步上升,准备一展宏图时,年仅四十七岁的景昭帝骤然驾崩 , 继位的景平帝与景昭帝风格截然相反,能入景昭帝法眼的炎冀自然入不了景平帝眼 , 于是往后的十几年 , 炎冀只坐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便止步不前。
  官场失意的炎冀并没有心灰意冷 , 炎家本是世族,新京之中有姻亲关系的权贵不计其数 , 炎冀虽然官场小失意 , 但他身为吏部侍郎 , 又在吏部任职多年 , 对于官员升迁、任命有很大的话语权,同时并非一部主官的炎冀也有大把多余的精力去经营炎家盘根错节的关系,结果自然是成绩斐然。
  最好的佐证就是景平帝虽然并不十分宠信炎冀,却在当时还是太子的仁庆帝发妻因难产母子俱亡一年后,将炎冀的嫡长女赐婚给太子做续弦,宏光(景平帝所用年号)二十年,景平帝驾崩,仁庆(年号)帝继位,炎冀嫡长女被封为皇后 , 业已五十三岁的炎冀作为国丈,终于迎来了自己仕途的第二春。
  【正文3016字。哈哈哈,终于把结局的思路理清楚了!不过代价就是断更断的有点销魂,十万个对不住大家!但为了保证结局的质量!责编大大开恩允思思本月只要写满十万字就好。。。所以嘞,本月还有两万多字的更新,七月份请大家静待结局和番外!么么哒!】
  

倾我所思说: 新书不易,陪伴更难!二层楼书院支持QQ、微博一键登录,登录收藏即可观看最新最快内容!大家可以发表留言、推荐、打赏跟我互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