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妃不媚:腹黑王爷滚远点

第一百二十二章 将定

第一百二十二章 将定

  相较于潜州的紧张气氛,兰州府显然要轻松愉快多了。
  宗政憬“临危受命”,为了更方便应对潜州、梧州之乱,他领旨后立刻赶到了兰州知府所在的临画县。兰州距离新京并不远,兰州知府作为新京世家出身的一州长官,对于这位“名满新京”的秦王殿下是有所耳闻的 , 作为兰州知府,仁庆帝的旨意自然也传到了他手上 , 当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要不卷铺盖跑了吧?这位秦王殿下可是出了名的不着调!如今姚氏一族显然有备而来 , 一出手便是两个州府 , 若是算上北境,那就是四个州府啊!大景王朝虽然幅员辽阔 , 却也只有二十八个州府 , 如今一下子便去了七分之一 , 这手段不可谓不惊人。如此危急时刻,居然让秦王作为临时主帅应对姚氏之乱?没听说陛下最近老糊涂了啊!
  然而当宗政憬一改往日嬉笑形象 , 一本正经的出现在兰州府,第一句话便直中要害时,兰州知府呆若木鸡表情下隐藏的内心动态是:秦王殿下被什么上身了?居然一语中的?而且这法子不可谓不精妙啊!
  当然,兰州知府毕竟世家出身,最初的震惊过后便明白了,原来这位秦王殿下,过去所为不过是藏拙而已。如今姚氏之乱爆发,秦王恰逢其会,因身处兰州而得陛下临危受命,这是天大的机遇 , 任何不愿将来任人宰割的人,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若是此番秦王得胜,恐怕新京炎氏独大的格局也会变一变了罢?毕竟,相较于资质平庸母族强大的辰王殿下,没有母族、实际颇具手段的秦王殿下显然更适合继承宗氏江山。而这位秦王殿下过去一直不曾落在任何权臣的眼中,因此也没有任何大臣向他表示过支持 , 如今……他岂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若是他在这阵子尽心尽力辅佐秦王平定姚氏之乱,将来秦王得以登位 , 应当不会忘记这份情谊罢?退一步讲 , 便是最终依旧是辰王殿下上位 , 他这阵子也不过是尽职尽责的平定内乱,谁又能说他暗中亲近秦王?这可是国难,谁敢不尽心力?
  ——这位兰州知府的家族自景朝建立以来就不曾站过队 , 却也因此这些年渐渐势弱 , 到他这一代 , 作为族长的他也不过是一州知府 , 远离新京,因此当令他大跌眼镜的“正经秦王”出现时,这位兰州知府觉得仿佛是上天的恩赐,对于秦王客气的不能再客气,秦王一入临画县便能施展拳脚,确实要归功于这位兰州知府的全力配合。
  随着正经秦王的入驻和识时务知府的全力合作,兰州府应对潜州、梧州的布置有条不紊的展开,后来有了容王留下的一把精锐和一个身经百战亲信,秦王行兵布阵愈发得心应手。长雄军就在此时赶到了。世代武将出身、业已四十有三的主将叶连新原本对于仁庆帝“以秦王为首”的旨意颇为不满 , 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虽说国难当头,不可先起内讧,但叶连新在支援兰州的路上就打定主意不听秦王这个不着调的毛头小子的,谁知一到兰州,发现兰州将有限的兵力部署的比他想的还要周全 , 若说要困守潜州、梧州二州府,完全用不上长雄军 , 但要攻下这二州府 , 确实需要援军。因现实与想象落差太大 , 叶连新差点被秦王惊呆了,以为皇室中又出了一个军事天才 , 后来得知有容王亲信和北林军精兵在此 , 这才稍稍安心——这景朝皇室有一个容王殿下 , 就已经够叫他们这些世代武将汗颜了 , 若是连为新京贡献了无数笑谈的秦王殿下都是用兵好手,那他们这些武将还要不要混了?虽说景朝皇室本就是前朝的百年帅府,出过无数将军,但是……但是现在不是改行做皇帝了么,总得给现在的武将们一点活路吧?因此当叶连新得知容王亲信的存在时,便下意识的将这些精妙的布置全部算到了容王头上,对于秦王这样看重容王亲信,并且不在此时强出头任性妄为,叶大将军表示 , 这个秦王嘛,还是可以给几分薄面的,只要他不瞎胡闹,作为长雄军主帅,他也是愿意听命于身后站着容王的秦王的。
  ——自然,明面上 , 就是听命于秦王嘛!为了尽快摆平姚氏之乱,将其余三境烽烟扼杀于摇篮之中,这点委屈他还是可以忍受的!
  因此 , 当姚瑾策以君氏遗孤身份出现时 , 因秦王在第一时间便认下并敬为上宾 , 兰州知府和叶连新竟是皆无二话。于是姚瑾策就这样光明正大的入住了辟为秦王临时办公府邸和居所的兰州驿站,成为秦王的谋士。
  当姚媚儿不在的时候 , 姚瑾策与宗政憬两人在共事几日接触颇多之后 , 倒生出几分惺惺相惜之情。
  姚瑾策对与宗政憬十几年如一日装不要脸 , 却不论军事还是国事都有着极为出色天赋的复杂特质 , 表示很佩服。
  对此,宗政憬表示:哎呀,姚少主真是过誉了。
  而宗政憬对于姚瑾策天纵奇才,却不爱江山也不图富贵,但骨子里流淌的皇室血脉却让他值此内忧外患之际,选择暴露身份,大义灭亲,彻底除去姚氏倚仗,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 , 甘愿为夺取自家江山的景朝效力,实在是伟丈夫所为。
  对此,姚瑾策表示:呵呵,皇帝还没当上这不值钱的高帽子就发的挺顺溜了。
  总而言之,两人的相处出乎意料的愉快。大家都是聪明人,彼此的意思都能飞快领会 , 意见相左时争论几句,两人便能得出更周全的计划 , 实在很难不生出几分知己之感。
  当然 , 也仅此而已。大家确实都是聪明人 , 所以他们心里都很清楚,作为前朝皇室遗孤和本朝皇室皇子 , 他们之间可以因利而合 , 却也仅限于此。此时他们目标相同且时间紧迫 , 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一旦涉及其他,两人却是秋毫无犯,各自相安。毕竟后面还是想要继续合作的,所以也不会为了将来好过河拆桥而此时多谋划些什么。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姚瑾策倒开始相信,若他将来在宗政憬登基之路上助他一臂之力,以宗政憬的性子,确实不会过分为难他,至少比落在仁庆帝手中要好很多。纵观景朝这位陛下行事 , 手不可谓不黑,若是落到他手里,多半是悄无声息的消失了。而宗政憬若能上位,只要他用事实证明他绝不会危害景朝统治,君氏王朝的一切,便能彻底结束了 , 从此君氏不过是景朝的普通百姓,再无任何差别。而此番高调“投诚” , 便是他的诚意。
  ——既然他在此时出现 , 又是被秦王殿下所接纳奉为上宾 , 那么他手中所掌握的君氏宝藏、传国玉玺,自然也会通过秦王殿下转交到仁庆帝手中。而这份天大的功劳 , 自然是落在秦王头上 , 旁人想抢也抢不走了。若是再加上平定姚氏之乱这份大功 , 可以预见秦王回京之后的盛况。说不定有远见的户部官员已经在暗中寻找合适的府邸作为秦王府了。毕竟再过两年 , 秦王也到了弱冠之年,是该搬离内宫了。
  兰州驿站。
  宗政憬步履匆忙地走进他与姚瑾策专用的议事厅:“姚兄,你说潜州有最新的消息传出来?”
  姚瑾策点了点头:“不错。潜州之乱,平定之日不远了。”
  两人这一阵子的相处,宗政憬不再一口一个“姚少主”,姚瑾策也不再一口一个“秦王殿下”,言语之间便亲近许多。
  宗政憬大吃一惊:“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姚瑾策低头,令宗政憬看不清他眸中的悲喜:“昨日姚家主中风瘫痪在床,姚新禄不足以担起大任,一旦这消息在潜州传开 , 潜州、梧州城内暗中投奔姚氏的官员定会抛弃姚氏,那些观望中的人也会想法子递消息出来,好谋一份功劳。”
  “姚家主中风了?简直……”大快人心!脑子还算清楚的宗政憬及时想起姚瑾策与这位他语气寡淡的称呼为“姚家主”的关系,将后面四个字生生咽了下去,语气也不再那么欢快,“若是如此 , 那咱们的布置便要换一换了——也不需要在等那么久了。”
  “也不必换,”姚瑾策淡淡道 , “不能操之过急 , 姚氏在其余州府的暗桩 , 过阵子才能清除干净,将他们的后援拔除干净 , 再一网打尽 , 才算不留后患——至于姚家主 , 这些消息一旦传进去 , 他这把年纪,也不可能再熬几日了。”
  姚瑾策的声音十分冷淡平静,宗政憬愣了愣,忽然叹息道:“姚兄对于姚氏,终究还是有几分牵挂。”虽然站在了对立面,但他却执意要让姚文远自己寿终,而不是陈尸于兵荒马乱,或者被俘受辱。
  姚瑾策轻轻笑了:“是么?或许对他而言,这样才是最窝囊的吧。”
  【思思四月份有六门考试 , 所以这阵子要复习,加上四月中旬单位组织为期五天的旅游,所以三月和四月思思只能保证保底15万字的更新,日更三千的日子可能会占到每个月的三分之一,请大家谅解!可以隔几天养养肥再看~思思最近又是长痘又是上火,皆是压力过大的缘故 , 作为一个无辣不欢的南方人,上火意味着忌口,真的很难过!】
  

倾我所思说: 新书不易,陪伴更难!二层楼书院支持QQ、微博一键登录,登录收藏即可观看最新最快内容!大家可以发表留言、推荐、打赏跟我互动哦!